党史教育┃不负时代 不负韶华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1-08-23  打印本页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很大程度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非常重要。要发挥思政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种场合都能感知和领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无数历史和现实证明,凡有所成者,大多青年时期就有远大理想。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雷锋永远做一颗“螺丝钉”,黄大年写下“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无一不是理想信念作向导。青年时期,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点亮理想之灯,才能照亮未来之路。而没有理想信念,如大海行舟没有航标,容易迷失方向。青年党员干部要从现在就立下“鸿鹄志”,在实践中燃烧青春,在奋斗中施展抱负,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开创新时代美好未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青年党员干部应有的胸怀与担当。要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树立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理想标杆”,把家国情怀融入青春的“理想坐标”。青春易逝,韶华易老,是默默无闻,还是丰富多彩,端看胸中有无大志。只有把国家发展、社会期望与个人理想相结合,一生坚守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方能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能够生存。学有所成,还需事必躬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勇于到基层一线、艰苦边远地区接受锻炼,大胆闯、勇敢试,干一行、爱一行,在生动的实践中培厚理想信念,不断夯实青春搏击的根本,涵养青春远航的力量,让理想在淬炼中得到升华,让信念在磨练中闪耀智慧之光。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蓬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