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春季健康卫生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5-03-12  打印本页
春季健康卫生

文昌市蓬莱中心小学

阳春三月,气候回暖。大朋友、小朋友们有没有感受到浓浓的春意呢?然而,除了“春意”,这个季节的天气多变,时暖时寒也是流感、麻疹、水痘等传染病“出没”的季节。春季哪些疾病高发?如何进行科学防控?这份预防手册请收好!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冬春季节高发。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容易被感染的地方有很多,特别是像学校食堂、餐馆等人群聚集的公共用餐地,所以,在公共场所用餐最好使用自己的碗筷。

临床表现

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诺如病毒潜伏期为24-48小时,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水痘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1-14岁为高发年龄。水痘传染性强,一次发病可获得终身免疫。

传播途径

水痘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病毒感染人体后,先在鼻咽部局部淋巴结增殖复制4~6天,而后侵入血液并向全身扩散,引起各器官病变。

临床表现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1-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

image.png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患儿发病后1—7天均具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病,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一般持续2—3天。全身中毒症状重,如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常有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表现。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冬春季容易发生。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临床表现

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腮腺肿胀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累及。

手足口病

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临床表现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image.png

猩红热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5~15岁为高发年龄。

传播途径

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临床表现

1.大多数惠儿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40℃,畏寒,同时伴咽痛、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症状。

2.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

3.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类似鸡皮疙瘩,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这种现象叫“贫血性皮肤划痕”。

风疹

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疾病,春季高发,人群普遍易感。

传播途径

传染源为风疹患者,包括隐型感染者(感染病毒后未发病人群),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

临床表现

感染病毒后,早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之后面部首先出现浅红色斑丘疹,迅速遍及全身。

综合预防措施

image.png

家庭

家是孩子的避风港,父母永远是守护孩子健康的坚强后盾,看父母是怎么给孩子编织“金钟罩”和“铁布衫”的?

家庭可以在早、中、晚3个时段每日每个房间轮流通风。开窗选择对流窗,利于空气流通,每次开窗通风30~60分钟。同时,勤打扫居家环境,勤晒衣被。

避免去人群密集且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若无法避免,应科学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减少飞沫传播。

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换衣、勤晒被、勿食生;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昼夜节律,确保睡眠充足,增强自身免疫力。

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选择新鲜安全的食材,讲究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充足,饮食均衡,适当进食高蛋白食物、新鲜洁净的蔬菜水果;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叮嘱孩子喝开水,吃熟食,不喝生水,少吃零食,不吃寒凉食物,不偏食不挑食。

预防接种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应按时完成接种。

每日留意孩子的健康状态,留心是否出现发热、咳嗽、腹泻,是否出现手足口部位疱疹等症状,及时向老师请假报备,不要带病上学。孩子感染后,务必居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及时就诊!

学校

学校是一个集散地,学生是社会和学校之间的桥梁,一旦学生感染,作为传染源,既能将疾病从社会传入学校,也能从学校扩散至社会,因此建立校园防控是关键。

对于疫苗可预防的呼吸道传染病,建议按照疫苗接种程序及时接种疫苗。如学生、教职员工应尽早开展流感、水痘、麻腮风等疫苗接种,强化免疫屏障,降低发病风险。

保持教室环境清洁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促进室内空气流通。初春室外温度较低,开窗通风期间应注意做好保暖。定期对教室、食堂、厕所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特别是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

对疑似诺如病毒感染学生的呕吐物或排泄物及其污染环境规范消毒,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应戴塑胶手套和口罩,避免因直接接触污染物造成传染病传播。

确保学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保证学习时精力充沛;课余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户外运动,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

加强健康监测,做好晨午检、因病缺课登记等,学生、教职员工坚持不带病上课、上岗,防止将传染病引入学校或班级。

积极组织学生及教职员工开展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降低全校师生感染春季传染病的风险。

学生个人

学生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争当健康小卫士,以下防护“秘籍”能给你披上健康“铠甲”。

勤洗手,讲礼仪

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勤洗手,避免用脏手触摸自己的眼、口、鼻;进入人群密集场所,正确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注意遮挡,不做“喷射战士”,飞沫就不会像“小炸弹”乱发射。

规律生活,多运动

早睡早起,喝开水,吃熟食,课间操别当“木头人”,操场上的阳光是天然消毒剂,跑跑跳跳给肺部做SPA,增强体质,适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健康监测

自觉身体不适,要及时主动报告老师和家长,别当“忍者神龟”,避免带病上课。

文昌市蓬莱中心小学提醒您

春季传染病 预防很重要

一旦出现感染也不要惊慌

及时就医 尽早治疗

就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蓬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