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辈自强
弘扬抗战精神·开创美好未来
1931.9.18-2024.9.18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庄严肃穆,巨大的台历形石碑上,时间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广场南侧的“警世钟”巍然高悬,警示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历史背景
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历史影响
九一八事变及时向全国人民敲起警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越来越成为华夏儿女的共识。毛泽东曾明确指出:“自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民族团结也日益增强,两党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两党的再次合作,从东北地区到西北地区,最后发展到全中国,终于开创了团结御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新局面,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致敬先烈
“9.18”,是国耻日,也是中华民族觉醒日。中华民族在这一天彻底觉醒,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惨烈抗战,中国人民最终赢得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胜利,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面对残暴的侵略者,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从来不曾低下高昂的头!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赵伊坪、八女投江……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可歌可泣的诗篇。最恶劣的条件,最艰苦的斗争,白山黑水间,他们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
让我们向先烈致敬!岁月无疆,英雄不朽!
杨靖宇像
“我是中国人是不能向日本侵略者投降的!”
白山黑水间,山林密营中杨靖宇食棉絮、啃树皮率部坚持战斗直至战死仍然保持射击姿势。
刘老庄烈士陵园纪念馆内的雕像
“在党最需要的时候,我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决不给我们党丢脸,决不给中华民族丢脸!”
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连部通信员在火线入党申请书中写道:1943年3月,为掩护战友和群众转移,4连官兵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日伪军5次进攻,子弹打完了,就用刺刀捅、用枪托砸、用小锹砍……终因寡不敌众,全连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
为表彰4连的英雄壮举,新四军第3师第7旅命名4连为“刘老庄连”。
“任凭你们把我钉死在树上我宁可站着死,不低高贵头宁为鞭死鬼,不做亡国奴……”
面对凶残的敌人,时年29岁的赵伊坪大义凛然,英勇不屈,在烈焰中,痛斥日本侵略军的野蛮侵华暴行,直至壮烈牺牲。
八女投江雕像
伟大的中华民族
历经苦难,铸就辉煌
展望未来
新时代的中国
朝气蓬勃,踔砺奋发!
来源:新华社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蓬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