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市为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4月8日,蓬莱中心小学举行了“同步课堂”优质课展示,中心小学作为主播课堂教学点,与罗宝小学进行同步直播互动教学。主讲老师让远端课堂的孩子们走进同一课堂,在同一老师的教学中同步学习,实现不同学校的孩子同步互动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课堂展示
王桂銮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Module 6 Unit 2 Was it a big city then?》。王老师准备充分,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课堂简洁而有力,扎实而有效。课堂上王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几个环节, 在对话中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倪蕾老师:
亮点:王老师通过观看深圳图片和视频的资料,反复强化与区分is和was的功能,并带着学生思考文昌本土文化的变化,增强情感体验。
不足:教师在引导学生用Was it …then?出现口误,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句子功能,把Was it beautiful then ?说成Was it a beautiful then?以至于学生在操练时什么时候对a ➕形容词➕名词没有正确使用。
黄玉环老师:板书工整清晰,语言流畅有条理,层次分明,课堂上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城市的发展,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李鑫老师:王老师教态自然亲和,教法新颖。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学习,用英文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课堂结构非常有条理性,值得我们老师学习。
王如倩老师:王老师的课堂导入自然,过程衔接流畅,课文内容环环相扣,并且课堂上老师时刻运用图片对比方法,让学生找出图中过去和现在的不同变化,在学到新知的时候也复习到了旧知,突破了重难点。但是个人觉得王老师的板书有些凌乱,不能做到一目了然。
符策富老师:1.重难点突出,学生知识掌握扎实,有效输出。2.作业设计体现分层设计。
符方玲老师:1.整节课对学生的听、说、读写方面均有提升。2.教师设置的课堂活动多样化,学生参与度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蒙婵老师:教学内容不限于文本, 用Wenchang的变化让学生更直观体会 “Was it …?”的用法,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吴奇芬老师:王老师善于利用旧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课堂上学生很活跃,积极配合。这堂课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节奏紧凑,充分贯彻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一次研讨,一次提升,同步课堂的精彩碰撞,促进了教师、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和交流。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蓬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