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衔接 奔赴美好——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开展2023年幼小衔接(第三次)联合教研活动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3-12-27  打印本页

为了落实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及小学的双向衔接,全面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深入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减缓衔接坡度,探讨促进幼小科学衔接的有效方法。2023年12月25日上午,聚焦“以研促教,科学衔接”话题,共聚文昌市蓬莱中心小学,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共谋衔接之法,共探教育之路。

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任赵娜、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张丽丹、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培训室主任莫挺花、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幼教教研员罗菁菁,以及各公办(含分园)、民办幼儿园园长或分管教学副园长、各小学体育学科组长近160人。

一、课例观摩 深耕细研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同课异构各显千秋。本次授课教师分别是文昌市蓬莱中心幼儿园李尧芬老师和文昌市蓬莱中心小学的王茀飞老师。此次活动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两位教师结合自身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思考,对《跳绳接力赛》一课进行了创造性设计,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展示,真正做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李尧芬老师围绕新课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趣味性教学方式引领孩子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体育活动。创设参加森林运动会的情境,围绕一个“跳”字,让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将“双脚跳”的教学内容活化成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从而让幼儿初步掌握双脚跳绳技术。

一根绳子,在一年级孩子们的手里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呢?王茀飞老师结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过程中巧妙的融入游戏,引导孩子们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孩子们不仅初步掌握了双脚并拢跳的方法,提高了身体协调性,而且在互助、协作、友爱的活动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课后研讨 碰撞火花

以“绳”为介,研思致远。在课例展示结束后,两位老师根据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组织等环节进行具体分析和深刻反思。

罗菁菁教研员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和意见,希望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更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收绳习惯、认真倾听指令的习惯,在活动中要始终关注规则,从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张丽丹主任围绕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幼儿的参与以及目标的达成等方面进行细致点评。对两位授课老师的课堂常规训练、师生互动、音乐配合度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提出几点建议:时刻关注活动开展的安全问题,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跳绳前应开展上肢的准备热身活动,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运动状态;注重绳长问题、背绳位置等。

三、经验交流 助力衔接

园校双向奔赴,共同寻找幼小衔接的关键点、特色点,一起探讨新方法、新策略,从而碰撞出科学衔接的绚丽火花。

蓬莱中心幼儿园副园长刘恒在学习汇报中指出,大班幼儿的入学准备应从活动中储备能力,提升技能,从而衍生学习品质。例如通过阅读活动、情景剧等活动,把绘本阅读融入到活动中,使幼儿的学习品质得到培养。

文昌市抱罗中心小学唐美娜副校长围绕“科学衔接,协同育人”主题对杭州市幼小衔接工作的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和共通之处进行了汇报,以探寻幼儿园与小学课堂的异同,寻找教育契机,精准施策,实现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的共同目标。

文昌市蓬莱中心幼儿园陈宜园长分享各种与跳绳有关的游戏活动。她提出把跳绳活动融合在幼儿园五大领域中,进行游戏化策略指导,并在跳绳运动中逐步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

文昌市蓬莱中心小学校长云春恋向所有领导和老师的到来再致以最热烈的欢迎!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文昌市蓬莱中心小学将继续有计划地扎实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幼儿能自信、从容地进入小学生活做好全面准备。

赵娜主任作总结讲话,她首先肯定授课班级的学生表现惊艳,并肯定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强,教学环节清晰,专业指导性强。并指出科学衔接不仅是习惯的延续,它直接关乎孩子能否实现幼儿园向小学的顺利过渡,关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同时希望通过此次教研活动,继续探索出幼儿园到小学衔接的有效路径,让儿童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平稳过渡,享受美好的童年生活。

幼小衔接是一场双向的奔赴,通过追踪回访联合教研活动,幼小双方在交流经验的过程中明确了后续工作的方向,缩短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距离。我们将继续携手互研,实现教育合力,携手同行,用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幼儿的长远发展做好铺垫,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为孩子们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倪蕾

审核:云春恋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蓬莱小学